返回

朱棣假死?那朕可就要征伐天下了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六章老臣的归属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胡广的回答无比的坚定。

    甚至有一种兴奋的感觉。

    不止是他,就连其余的老臣,也觉得这一生能够办成这样一件事情,那是多么了不起的。

    这种东西虽然比不上史书,可也算是为史书进行佐证的工具了。

    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。

    他们甚至有些羡慕,羡慕这样的事情,陛下交给了他。

    不过,这种事情也不是谁想去就能够去的。

    必须是陛下十分信任的人,以及不畏惧权贵的人。

    这种事情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丈量,其实这背后有巨大的利益。

    有许多的人,他们的秘密是不可能被公开的,但这个地图却要丈量清楚。

    这必然是有冲突的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许多的老臣也开始为胡广感到有些担忧。

    他一个老人了,真的能够处理得了这些事情吗?

    不过,他们也知道,此事,陛下如此重视,想要收回成命几乎是不存在可能性的。

    现在的陛下,就是一心想要改革了,对于这些要阻拦改革的,必然会是严惩不贷。

    但是陛下到底还是年轻气盛,他们这些作为臣子的还是要先劝一下才行的。

    三杨之前也不知道陛下有这样的想法。

    本来杨荣就已经去调查人口和财产了。

    这件事就十分的难办,好在有锦衣卫的加入,也就要稍微的好开展一些。

    现在胡广还要去丈量天下疆域,这事情更加严重。

    杨士奇拱手道:“陛下,这项工程的确是太大了。

    恐怕没有那么好开展吧,各种地方势力,以及各种恶劣天气等等,都会阻拦着任务的完成。

    另外可能会出现一些野蛮的人会从中破坏,就算是这里面的人力物力的耗费那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。

    胡广大人的能力自然是没有问题的,只是这任务实在是太大了。”

    杨士奇说出这些话,其实就是想要劝阻。

    他的眼中含着担忧,又恢复了先去的忧心忡忡。

    现在要用钱的地方很多。

    这个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着急,实在是不必现在就去办啊,

    他继续说道:“陛下先去要统计人口财产,这算是紧要的事务,对于大明的情况有一个了解,也好针对性进行政策的制定。

    后来要开矿,可能是为了配合工部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源。

    而且还只是先找出来,挖掘却并不着急,这就有了一个缓冲的余地。

    可是即便是如此,也是一项极大的开支。

    现在,还要去把整个大明疆域丈量一遍,各种风土人情都要了解清楚,这样的事情实在没有必要现在去做。

    现在朝廷的钱恐怕是支撑不了这项开支啊。”

    杨士奇就总管着国库,对于这些收支都十分的清楚。

    大臣们听到这里也是纷纷点头。

    觉得杨士奇说得十分有道理。

    这件事情并不着急,况且花了很多钱财去做了之后,也不会带来什么有意义的价值。

    百姓知道了大明的各地疆域情况又如何呢?

    不也就是增加一些民族自信心,增加一些见闻,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价值啊。

    听到这些话,胡广就不干了。

    他知道这是大家在担心国家,担心朝廷的开支,担心地图的意义。

    不过,他刚才已经完全听明白了。

    对于陛下的宏图大业,他已经有了一些预见性。

    这个地图绝对不是现在人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于是,他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,诸位大人,不必为此而担忧,我老头子一个,用不了多少开支,我就靠我这两条腿去走就行了。

    最多带两个仆人随从就行,至于朝廷的经费如果真的紧张,可以暂时不用拨付。

    我先将自家的宅院府邸田亩等都卖了,怎么也能支持过两三年的开支。

    等着两三年之后,朝廷宽裕了再拨款给老臣也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现在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,陛下发现的这个红薯土豆等农作物的高产,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是世人的主要食物。

    到时候朝廷的收入肯定是少不了的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诸位大臣所担心的事情就解决了。

    我老人一个,没有别的什么想法了,对于陛下这个地图的事情,老臣觉得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我为官几十载,对于当代的朝廷和百姓可谓是尽心尽力了。

    可是还没有什么地方留给后世。

    自己也只有一个女儿,无法传送香火了。

    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机会,老夫也总算是有点东西可以留之后世了。

    这不仅仅是陛下和大明的事情,也是老夫个人的心愿,还请陛下能够应允!”‘’

    胡广这一番话十分的感人肺腑,那些还

第三十六章老臣的归属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